為什么你總是 “ 做不好 ” 產品(上)
事情一多,就難以堅持自己的時間表,總是先做容易的事情, 困難的事情拖著拖著就放棄了,這兩個問題,你感覺熟悉嗎? 實際上,這是每一個產品人必經的一個過程,是繞不開的,也是我們必須克服和解決的一個問題。
任務太多,什么都做不好
作為一位探索者,產品經理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對未來進行探索,這表示我們需要收集許多的信息,用來對未來進行預測,同時也需要面對許多的事情,用來把控方向。
探索未來,開創未來是一件令人感到興奮的事情,同時,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你知道未來的彩票號碼,財富對你而言將會變成數字而已。產品經理就像是在尋找未來的彩票號碼,我們通過對“過去”和“現在”進行分析,找到那一點點的蛛絲馬跡,盡管如此,我們仍然面對許多的錯誤答案,還要在若干錯誤答案里選擇一個看上去正確的,或者錯的不那么離譜的號碼。與成功后的收獲相比,我們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你是否已經心里有數了呢,畢竟,能量是守恒的。
市場調研,競品分析,需求分析,用戶調研,用戶反饋,面對成百上千的功能點,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模塊,事情總是無休無止的,每當處理完一件事,必然會新增N件事。
其實忙碌或者事情多,任務多,大部分人是沒有什么感知的,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進行衡量什么是多,什么又是少,畢竟不存在平行空間。
今天我們做了十個頁面,算多還是算少呢,有時候,忙碌或者任務多,其實是自我壓力的一種宣泄和表達,因為多和少,忙和閑都是一個相對概念,沒有參照物,也就無從論起了。
真正讓我們感到難以接受的,感到沮喪和挫折的,不在于任務的數量,而在于“做不好”。
任務越來越多,不自覺的進入了“無腦”模式,一個接一個的做著任務,還來不及去感受做出來的結果,來不及為好結果感到榮譽,也來不及為壞結果做分析,就開始做下一個任務了。
事實上,好的結果也許不會有太多人會主動告訴你,除非這個結果足夠好,足夠大,以至于沒有人能將其忽略掉,但壞的結果卻總是有人很樂意通知你,我們自己也是一樣的,會潛意識里忽視其他人的好結果,但對于壞的事情,我們的眼睛總是那么雪亮的。
久而久之,“做不好”就成了我們的心魔,直到我們開始懷疑自己,認為自己不是那么聰明,認為自己能力很差,直到我們對好和壞都感到了麻木,直到我們完全成為一個空殼,開始接受名為“產品”的流水線,不再對這個行業的未來心懷憧憬。
相關文章推薦:
熱門閱讀推薦:
圖文精選:
-
9個要點輕松提高產品經理的溝通能力
產品經理是一個無職位授權的領導,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不斷的去做正確的事情,...
-
高薪運營經理擁有的18種優秀習慣
高薪運營經理擁有的18種優秀習慣...
-
冷啟動:新產品如何獲取第一批用戶
先講一個我做過的案子,是一個智能硬件的項目。當時所在的公司第一次踏入智...
-
如何不花錢搞定1000個鐵桿用戶?
小編導讀 : 2015年,金錯刀頻道會啟動一個創業公益項目——《創業狠問答》。...
-
鎮雷:產品經理怎么寫產品體驗報告?
最近一段時間有很多的小伙伴分享他們求職過程中所寫的產品體驗報告、競品分...